季大纯
2019-06-28 16:43:01
季大纯(1968-)生于江苏,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,现为职业画家。1994年参加“中国油画双年展”并参加1994年“翰墨艺术中心邀请展”;1998年参加上海刘海粟美术馆“中国当代画家联展”和北京四合苑画廊的“静物”展;1999年在东京BASE画廊举办“季大纯展”,并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办的“新锐的目光—1970年代前后出生的一代”;2000年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,并参加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;2001年参加成都国际艺术双年展。 2002年参加韩国“釜山艺术博览会”,“上海“我全都看见了”展,瑞士“巴塞尔艺术博览会”,美国“芝加哥艺术博览会”,广州艺术博物院“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”。
主要个展
1999日本东京(BAESGallery)
2000中国上海(东廊艺术)
英国伦敦(中国当代画廊)
2001中国台湾索卡画廊)
2002中国上海(auragallery)
2004韩国汉城(琴山画廊)
香港精艺轩,梁洁华艺术基金会)
2005韩国汉城(poscoartmuseum)
主要联展
1993“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”中国北京(中国美术馆)
“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”中国北京(中国美术馆)
1996“现实:今天与明天——中国当代艺术”中国北京(国际艺苑美术馆)
1997“其他的现实主义”德国柏林(世界文化宫)
1998“中国当代画家联展”中国上海(刘海粟美术馆)
“静物”中国北京
“新锐的目光--70年前后出生的一代”,中国北京、深圳
(北京:炎黄艺术馆;深圳:何香凝美术馆)
“中国当代艺术夏季联展”英国伦敦(中国当代画廊)
2000“上海双年展”,中国上海(上海美术馆)
2001“非常平常”中国上海(上海美术馆)
“巴塞尔艺术博览会”,瑞士巴塞尔
“成都双年展”,中国成都(成都现代艺术馆)
2002“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”中国广州(广州艺术博物院)
“联展”日本冲绳(冲绳画廊)
“巴塞尔艺术博览会”瑞士巴塞尔
“芝加哥艺术博览会”,美国
“三藩艺术博览会”美国
“墨尔本艺术博览会”澳大利亚
2003“马德里艺术博览会”,西班牙
“中国当代艺术的延伸”韩国斧山
“中国当代艺术”澳大利亚(RayHughesGallery)
“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”中国湖北(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)
“芝加哥艺术博览会”美国
2004“04年亚洲新意美术交流展”,中国台湾(台南市立艺术中心)
“DemocracyForever”NewYory(PlumBlossomsGallery)
“马德里艺术博览会”西班牙
“芝加哥艺术博览会”美国
2005“北京的现代美术”,日本东京
“艺术&Issue——中韩艺术交流展,中国北京(索卡当代空间)
艺术评析
万物,在季大纯眼中,并非纯然是概念性的或者逻辑性的词汇,更多的则是鲜活且多样的具体。与此同时,画家以一视同仁的态度来看待“人”与“物”,在他的心中,“人”与“物”都是自然的“造物”;在另一方面,季大纯对于“自然之物”与“人为之物”抱持着同样的喜爱,而季大纯对人造制品的喜爱亦与其对艺术的信仰同样的执着一贯。他所搜集的精美制品,完全可以消弭制品和艺术品之间的界线,共同结构出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素材系统。
对于这个系统的运用,季大纯采取了所谓的“广义综合”的方式,它的目的不在讽刺挖苦,也不强调对抗的意义,其重要性在于彰显艺术家的视野范围、观察角度与精确呈现。通过这种方式,季大纯得以洞察我们所生活的世界,得以调查以某种强度与渗透性包围着我们的那些物体和形象。而这种方式的呈现结果,往往让我们耳目一新,第一次意识到那些东西的存在,从而有机会摆脱那种透过文化与惯例来体验艺术的习见,以及那些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令人怀疑的文化价值,激发自由、新鲜及全新体验的欲望,正确地感知时代生活的真正内核。
事实是季大纯对万物广义综合的能力,并非仅仅停留为繁琐罗列和客观陈述的浅层,其创作的价值还表现为在将万物纳入观察的同时,又注重对时代图景入里剖析的深度,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其作品文化批判的倾向。
具体而言,在季大纯的观念中,万物不仅有它们本源性的形状面相,还有隶属于它们却早已被加载人类文化历史的文献图像。这些文献图像的生成,无疑与历史时代人们的作用密切相关,因此在这些文献图像身上充满了时代创造与人类精神的印痕。毋庸置疑,对于当代的季大纯而言,这些文献图像也被视为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;而对这些文献图像的研读,既丰富了季大纯关于万物本源的认识,又衍生出画家关于万物意涵的再度创生。
对文献图像的利用,并非是季大纯的“专利”,而是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习见做法。事实是画家的确运用了一些独特的叙事方式来组织他所要画的东西,我们暂且称这些方式为“大纯式”的叙事。如果要细分的话,则大致可以分为“转借”、“混搭”与“造境”。